中小学党组织是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中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中学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细致健康校园,绿色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沿着“树典型,树形象,树特色”的办学方向不断前行,努力打造“红色党建绿色教育”特色校园。
马池口中学红色党建绿色教育实践活动
一、依托支部政治建设,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学校里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座人椅雕塑。雕塑的主体是一把人型椅子立在一个篆字“德”的循环水池上面,寓意“立德树人”,表明马中的核心之德:学校树政德、教师树师德、学生树品德的精神无限循环。德是人的脊梁、椅的支点,坐椅也是做人,尽显学校育人理念。
学校一层二层各设有一个读书角。为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支部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书记和校长同读“一本书”,使书记和校长能够站在同一高度思考和谋划学校工作;领导干部同读“一本书”,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师同读“一本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收获教育的智慧。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支部开展同上“一节课”。以“红色党建”为抓手,开展书记和校长上2课活动,书记讲党课,校长讲开学第一课,充分发挥书记和校长引领作用,对全体师生进行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支部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通过“一看二问三到位四必谈”落实“精神上引导、生活上照顾、感情上慰藉、心理上疏导”的党内人文关怀。在重大节日给全体党员教师送慰问信,听取师生的真实心声,使学校师生上下一心。
马池口中学人椅雕塑
二、发挥“互联网+”党建优势,拓宽学校育人途径
三结合“互联网+”党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一是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学习,定期在公众号推送学习资料,下发学习任务单等组织党员进行自主学习。二是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一小时纪律教育”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学党史、讲党史、观看电影《百团大战》《黄文秀》《建党伟业》等。三是学习测试与积分评比相结合。充分运用“一规一表一册一网”工作载体,规范支部建设。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桶前值守、光盘行动、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并录入党员积分管理系统,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评选优秀党员,树立标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线上教学工作中实践,加强线上教学意识形态安全管理,规范教师线上教学行为,制定《教师线上教学常规》。支部领导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学生线上学习习惯,制定《学生线上学习一日常规》,树立典型,开展“云端”学习自律标兵、健康标兵、劳动标兵等评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线上升旗、线上班会和家长会,线上谈心谈话,红五月线上艺术节等等,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让线上德育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马池口中学青年党员教师活动
三、课题引领红色党建,促进学校中心工作
支部2020年成功申报昌平区“十三五”规划课题《红色文化带动学生多元发展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积极探索四个融合——与跨学科课程融合、与德育实践活动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与校外红色文化资源融合,从而带动学生在红色价值观、科学研究精神、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意识、合作能力等五个核心要点进行多元发展,让红色基因融入学校文化血脉,根植于学生心中。可以概括为“一核心四融合五要点”学生多元发展模式。如图:
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学校红色党建的发展。支部开展红色党建1246主题活动,为党员搭建平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家校协同育人。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每年开展1次集体家访活动,拉近教师家长距离。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利用“明镜昭廉”廉政教育基地,每年开展2次廉政主题教育,营造师生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以上率下。开展干部“4个1”包班活动,每天进1次班,每周听1节课,每周与1个人谈心谈话,每周参与1次德育活动,服务师生发展。四是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党员“6个1”活动,党员每学期1个务实承诺,联系1名教师,每月读1本书,1次示范课,1次义务志愿活动,做1件好事,增强党员责任意识。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名师有约活动”——名师成长大讲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演讲比赛,“读原著、学经典、作表率”系列读书活动,加大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每天升国旗唱国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与强大;“弘扬雷锋精神、做志愿服务先锋”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参观天途无人机,感受高科技的发展;民族艺术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学校支部开展“永远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诵红诗、唱红歌、讲红色故事,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红心向党展风采,义捐义卖奉献爱心,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习惯、笃学的精神、坚毅的品格、仁爱的风尚的马中学子。
马池口中学师生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四、打造绿色发展空间,党建引领师生发展
绿色设备,推动绿色教育研究。学校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硬件设施方面共有四大特色,一是用地源热泵取代了传统锅炉和空调,二是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中水回收再利用,净化和利用所有的生活用水,三是室外照明全部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四是全部水龙头选用新科技节水龙头。
绿色活动,铸就绿色教育成果。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环保教育活动:环保知识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系列科普活动;开辟绿色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丰收的快乐。
推动四爱教育,挖掘绿色教育深度。绿色象征生命与发展,希望与收获;象征着文明与科学、尊重与包容。所以,绿色教育是以尊重人、关注人为核心的人本教育。我们充分挖掘绿色教育的深度,把人本教育拓展到绿色教育中。
把绿色教育理念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开展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类社团。学校将足球、舞蹈等纳入课程,开设4类28个社团,必修课和选修课覆盖全校所有的学生,艺术体操、合唱舞蹈、田径足球等社团屡获国家市区级大奖,由此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自信心,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五、取得成效
红色党建绿色教育见成效。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支部被评为昌平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昌平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学校被评为昌平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昌平区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昌平区教育系统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等集体奖项70多项,学校教师在参加国家、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共有500多人次获得等级奖励;学校学生在参加国家、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共有1000多人次获得等级奖励。
马池口中学部分获奖奖牌
【附:学校简介】
马池口中学1958年建校,随着时代变迁,为顺应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马池口中学由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村西的老校,搬到新学校。马池口中学新校2013年7月建成于马池口镇宏道村西,8月份开始投入使用。学校占地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1人,学生340人,目前学校开设12个教学班。自新校建成一直秉承“细致健康校园,绿色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核心、以发展为使命、以质量为生存,沿着“树典型,树形象,树特色”的办学方向不断前行,努力打造“红色党建绿色教育”特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