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党建引领 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朱能干 发布时间:2022-11-10 14:47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党支部把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拓宽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形式,扩大党组织对工作的全覆盖,以“党建凝聚合力、党建凝聚人心,党建促教学”的工作思想,使党建和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承光鼐将军“爱国、坚毅、睿智、自律”的精神为抓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凝聚红色精神力量,以党建引领打造“六大示范窗口”“六大提升工程”和“六大教育特色”建设,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同心共治”,提升学校服务水平

学校党支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牢固树立“大教育观”。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同心教育”品牌,实施“同心共治管理”。立足“三个强化”引领同心同向,“三个实施”推进同心共治,“两个提升”推进同心同进,同时打造党员六大示范窗口,同各方之力,提升学校整体服务水平。

1.“三个强化”引领同心同向。一是强化业务学习。学校党支部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全员学习计划,从理论学习到业务交流分享,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素养。二是强化活动形式创新。发挥“互联网+”优势,学校公众号开辟“党建动态”“书记荐读”“党员风采”等栏目,党员通过丰富的活动窗口,更加明晰育人目标,同心同向。三是强化同心共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互促,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学生。

2.“三个实施”推进同心共治。一是实施民主管理。学校党支部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制度的更新和细化都通过民主方式完成,思想上达成共识,制度实施起来也非常顺利。二是实施常态化培训。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学习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培训。成立“同心名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为站长,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平台,搭建锻炼平台,提升团队共治能力。三是实施多元主体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最终目标是办成“好教育”,建立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学校新格局。学校成立由支部书记、教师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党员家长代表等共同组成的学校少工委,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管理好学校事务。

3.“两个提升”推进同心同进。一是提升管理队伍能力。学校聘请专业人员指导行政团队成员做好个人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挖掘发展潜力,提升行政队伍管理能力。二是提升教师服务意识。学校党支部打造“党员牵手学困生、党员深入班级、党员联系困难家庭、党员上好示范课、党员开展课题研究、党员深化特色建设”党员六大示范窗口,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教师团队提升服务意识,“传承光鼐精神,实践同心教育”。2021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荔湾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党建+“四大工程”带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党支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五育并举”,党建引领实施“四大提升工程”。通过“四大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落实教学“减负提质增效”,让师生在“精神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幸福共享、绿色共享”的文化土壤同各方之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1.实施办学条件提升工程。面对学校功能场室和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党支部争取多方支持,投资400多万元推进学校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学校运动场地改造和信息化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2.抓实教师专业提升工程。一是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了以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为主持人的“同心工作站”,引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师徒传帮带”结对,构建学校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建立“双培养”机制。通过丰富形式、拓宽途径、创新内容,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培养一支高素质团队,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深化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和教学工作要点,立足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模范带头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以党员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深化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同心圆梦”特色课程。老师们以同心赋能多元发展为课程理念,搭建“健全人格”“启迪智慧”“强健体魄”“体验审美”“崇尚劳动”五大课程板块,探究“导入—探究—练习—拓展—评价”五环渐进模式课堂,在追求高品质课堂质量中落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光鼐”学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下“快进键”。

4.构建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学校努力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文化作用,将增强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内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点,给师生营造舒适、开放、惬意的校园氛围。校园建设“精神共享—将军园,知识共享—书香园,智慧共享—智慧园 ,幸福共享—体艺园,绿色共享—生态园”,让师生“精神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幸福共享、绿色共享”,实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三、党建+“四大特色”驱动,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下,深入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1+1项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以国防教育特色、体育教育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劳动教育特色“四大教育特色”的驱动,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1.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党支部以“爱国、坚毅、睿智、自律”的光鼐精神为引领,把将军保家卫国、勇猛刚毅、威武不屈的爱国精神融入校本课程,开发“感受将军信仰”“领悟将军品德”“学习将军智慧”“展示将军风采”四大主题“将军课程”,推进国防教育。组建少年军校、国旗班,组织开展走进军营国防教育基地、参观蒋光鼐故居、评选优秀“校史室讲解员”等寓教于乐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心,形成学校的国防教育特色。2022年学校被推荐参加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评选。

2.打造体育教育特色。学校党支部倡导体育育人理念,一是以学校品牌特色项目足球和篮球为内生动力,形成“‘双驱动’多元发展”的体育格局;二是加强校园体育设施硬件建设,以“老城市‘新活力’,小场地”打造全国知名体育学校为目标;三是聚焦课堂“教会、勤练、常赛”,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广东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近几年学生高水平队伍参加全国、省、市、区级比赛获奖300多项;2021年学生参加广州市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100%。

3.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党建引领艺术激发育人活力,加强美育基础课程建设与管理,坚持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将军之星”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展现学生个性与风采。抓实舞蹈、合唱、剪纸等艺术特色项目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艺术社团活动,在现有舞蹈、合唱、民乐社团基础上,开设剪纸、压花等非遗项目传承民族文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创佳绩,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特色。2021年高水平舞蹈队创编的《光荣.光盘》分别获广东省、广州市和荔湾区舞蹈比赛一等奖,2021年合唱队获广州市第十五届学校合唱节一等奖,2022年学生参加音乐科水平抽测全区第一。

4.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党支部坚持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开辟劳动教育场所,深化劳动教育实践。以“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实践”三大课程群,把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创新“同心小农田”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以学科整合为实施路径,从环境、课程、资源、评价等方面深化劳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学校被评为广州市劳动特色学校;《老城区新活动,劳动教育创新》获广州市劳动创新成果奖。

【附:学校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以“共治管理、共润德育、共进课堂、共勉教师、共享校园”为治理体系,以“师师协同共进,师生教学成长,家校合力育人,生生相互学习,校际品牌推广”为育人路径,以“传承光鼐精神,实践同心教育”为办学理念,营造“坚毅自律,同心求实”的校风,实践“同心教育”,画最大育人同心圆。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新样态联盟学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实验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标准化学校、广东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广东省航天航空科普教育定点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学校、广州市五星级书香校园、广州市科技特色学校、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州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红旗大队学校、荔湾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