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经说过:“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能在2023年的暑假参与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网络示范培训,我十分受益。在学习过程中,我用心记笔记,仔细琢磨老师的话语,逐渐转变思维方式,更加坚定信仰信念,潜心为国育人、为党育才。
一、 以史为鉴,创新发展
真理是一个过程,过程是活的,真理是活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我们要以史为鉴,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经常带领同学们学习历史文化、关注新闻大事件,并在日常工作中将其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抓住每一个小点切入,顺势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有一次,我们一起讨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同学们的脑海中震荡。我试着引发大家的思考:我们作为少先队员能做些什么呢?同学们的眼睛一下就亮起来了,说:“班里为什么不选一下,感动班级十大标兵呢?”在同学们发言中,我陆续知道了,李同学利用晚饭后时间教张同学背单词,王同学在班级跳长绳比赛前积极组织同学们提前练习,刘同学早上帮助老大爷推了早点车,翟同学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听到这么多身边优秀榜样的光荣事迹,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坚定思想信念,做好事涵养美德。
知行合一,用新的方式践行“六个必须”。新的方式有很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提升学习效果;学科融合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尊重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趣的少先队活动;鼓励参与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我们需要在传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实践。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道路将带领我们走向教育的新境界。
二、智慧带班,三全育人
(一)从教师入手,齐抓共管
坚持以班主任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班级为载体,成立微教育群。齐老师在讲课中提到了可以建立道德共同体,将大家紧密团结起来,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以往的带班实施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要借助全方面的力量协同育人,会定期召开班级主课教师小组会,但是更多的是把目光聚焦在了学习上。经过此次培训学习开拓了视野,明白了我们可以转变思维方式,变学科教研为班级教研,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地分工落实教育目标,遇到重大难题集体会诊、集体诊断、群策群力。所有的老师既教书又育人,全程参与、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将“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落到实处,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实现共同愿景。
(二)从学生入手,内在驱动
1.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例如,按照学生特点和特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班级以一个中心点呈现放射性发展态势,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中来并承担一些组织管理责任。小组的负责人组成班级骨干,在班级积分版栏目记录下每周所得,共同为班级发展做出贡献,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小组合作+合作诗集
2.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使用班级群、公开演讲、展报等多种沟通渠道宣传班级活动、班级获得的荣誉、同学进步等,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实施过程中有计划实施、有反馈,让学生了解到他们的实践是有实际效果的,以获得家长和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舆论氛围好了,后面的工作会越来越顺手。
3.设计良好的奖励机制。我平常主要从日常行为习惯和语文学习习惯两条主线出发,双轨并行。从日常行为习惯上来说分为“日、周、月”,每日表现从仪表、纪律、卫生等方面安排小干部轮流进行一日常规督导,并利用拇指卡每天在班级后墙进行鼓励。每周请表现好的小代表进行交流分享,每月公开表彰一名日常规小能手。从语文学习习惯上来说分为“抄写、默写、背诵、阅读”四个方面进行积分表彰。我用过贴纸兑换、盲盒积分、班级币、奖杯奖牌、愿望兑换等不同的奖励方式,具体情况还得根据班情进行不同选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展有趣又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形式,例如体育比赛、艺术展示、科技竞赛等。确保活动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也可以结合学校的计划去做一些预备活动,形式可以多样。还可以走出校园,例如,海博馆、图书馆、科技馆、社区、启智学校等,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5.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对班级活动、班规、班风等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自己是班级中的小主人,提升主人翁意识。
带班是一门艺术,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挑战。不光要协调多方教育力量,还要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们负重前行,朝着光的方向前进!
三、小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历史文化,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现代化新思想,用新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发展。班主任可以通过反思、总结和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以探索更好的智慧带班方式,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体验,提升带班实效。
作者简介
李向迎,就职于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引领下,所带班级荣获全国红领巾中队和市级优秀班集体,中队多次被评为区、市级优秀少先队中队,班主任论文多次获得市级奖项等,深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