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以支点党建撬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长阳第三小学党支部“支点党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闫伟 发布时间:2024-01-29 09:03

长阳第三小学是一所新建校,是房山教委与长阳镇第三次合作办学的成果,挂的是长阳第三学校房山分校牌子。2021年8月经房山区委教工委批准成立长阳第三小学党支部。支部自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创建了“支点党建”品牌,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支点党建品牌的提出

(一)党中央的要求

党中央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新时代,加强学校党组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就是以“六个必须坚持”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学校教师特点

我校新成立的党支部中,成员大多是新教师。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师15名,平均年龄28岁,其中12名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党支部现有党员6人,其中2名同志来自合作办学的集团校,1名为房山区教委调入,3名为新毕业的大学生。这支队伍年轻、有活力、有朝气、干劲足、学习力强。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党的理论领悟不深,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把握不准;人生方向、人生定位还很模糊;没有教育经验,教育实践不足,有待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能力,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协同、学生辅导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需要以党的理论来引导提高思想境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

(三)支点党建品牌构想

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每一座高楼大厦都有地基,这就是它的支撑点,一座冰山也有它的支撑点。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这个意义和价值追求就是我们的支点;每个人都有构成自己思想的根据和原则,这个根据和原则就是自己思想的逻辑支点,于是产生了生命的支点、生活支点、梦想的支点、事业的支点等。支点如同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它是中心、关键,也是起点、原点和支撑点,还是根基和根本。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总是在追求最高原理、最高支点,通过变革思想的逻辑支点来改变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和行为准则及行为方式。

总之,支点党建就是把人生的支点放在党旗下,把教育的支点放在党旗下,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支点党建要以支点构建体系、以体系推动实践、以实践塑造成长、以成长实现卓越。

二、支点党建的构成要素和结构

(一)支点党建的构成要素

支点党建包括信念支点、理论支点、历史支点、群众支点、实践支点五个要素。

1.信念支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理论支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六个必须坚持”确定人生导向,推进事业发展。

3.历史支点:深刻领悟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领悟两个百年——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群众支点: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个人的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实践支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工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支点党建的结构

支点党建以信念支点为原点(出发点、起始点),以理论支点为前提,以历史支点为传承,以群众支点为基础,以育人实践支点为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形成交互点网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各要素互通互联、相辅相成。

信念支点是人生支点、品格支点,理论支点是逻辑支点、导向支点,它们体现了政治性,是发展的动力。历史支点是战略支点、传承支点,群众支点是目标支点、根基支点,体现了人民性,是发展的活力;实践支点是标准支点、发展支点,体现了规律性,是发展的能力。这三种力量是世界观、方法论的体现,推动我们积极主动地发展。

1706490321252826.png

支点党建交互点网结构

三、支点党建的实施

(一)十点工作法

在实践中,会有各种人(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各种事件、各种情况、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点,我们提出了“十点”工作法。

1.立足支点:确定目标、意义、根据、原则、标准、尺度,必须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围绕焦点:围绕当前焦点,焦点问题解决了,矛盾也就化解了。比如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是一个焦点。

3.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4.分化难点:分分类、排排队,难点分布实施。

5.弘扬优点:发挥优点,弘扬长处。

6.消解疑点:消除疑惑的地方,把疑点消除掉。

7.联通融点:联结、畅通融合点,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各要素连接起来。

8.把握拐点:把握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

9.构建网点:就是体系化和结构化,把所有问题点都串联起来,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将其构建成一个体系。

10.形成特点:形成特色、特长、特点。

这“十点”可以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1~4点)是预设,第二环节(5~8点)是经过,第三环节(9~10点)是成果,预设是前提、是基础。这“十点”可以统一到一点,这一点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处理生活和工作。   

(二)实施途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在生活中、工作中,如“教、学、评”诸环节,课堂、课程、课业,班级、少先队、社团活动,五育融合、家校社协同,管理、活动、科研中都可以找到支点、焦点、重点、难点、优点、疑点、融点、拐点、网点、特点,用“十点工作法”去寻找点、分析点、综合点、联系点、破解点、转化点,可以从一点出发联通多点,也可以从多点出发汇聚成一点,实现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审美意识、行为方式等朝着党的要求无限靠近,实际上就是抓核心、抓体系、抓过程、抓成果。

(三)实施流程

我们以《支点党建》手册为线索,从基本规划、学期规划、一日三省、一周一图、一月一党日、一季一教育故事、一学期一总结等方面进行实施。

1.基本规划:包括党员一句话承诺、“我的座右铭”、“我的教育格言”,这三个板块是从整体、宏观上确立支点。

2.学期规划:从信念支点、理论支点、历史支点、群众支点、实践支点五个方面规划本学期的发展目标和举措。

3.一日三省:通过教育反思提高专业能力,反思的内容包括党建工作反思、学校治理反思、学校管理反思;五育并举反思;德育一体化反思、团队工作反思、班级建设反思;课程、课堂、课业反思;“双减”反思、“五项”管理反思、家校协同反思;学生成长反思、社团建设反思……用“十点工作法”对事件描述、前提反思、过程反思、结果反思、流程优化等方面进行反思。

4.一周一图:学习党的理论、教育理论,并把学习内容制成思维导图。

5.一月一党日:每月召开一次党日活动,固定内容包括“一日三省”“一周一图”“教育故事”的交流分享。

6.一季一教育故事:每个季度撰写一篇教育故事。

7.一学期一总结:每学期以“把人生的支点放在党旗下、把教育的支点放在党旗下”为主题进行一次生活、工作总结。

以上从支点党建的提出、支点党建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支点党建的实施进行了介绍,支点党建是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六个必须坚持”为逻辑支点,以“十点工作法”为具体方法,以内生的“动力”“活力”“能力”推动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审美意识的变革,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1706490412168332.png

支点党建图示

附件:《支点党建手册》节选.docx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