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党建助推“双减”落地 党员赋能“教学”提质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李劲松 发布时间:2024-02-19 13:06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双减”政策不断落实的今天,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已经将“减负提质”的工作改革目光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学校来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减”的主阵地也在课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保障课后服务供给质量,是校内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切入点。让校内服务提质增效,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在课堂上落实“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党员教师而言,在“双减”工作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无疑更具挑战性。这就需要学校整体进行协同、系统治理,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关键词:党建引领;双减;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担当着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

“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对“减”提出规范的同时,也对“加”作出了要求,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这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党员教师,就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我校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建引领,通过“一二三四五”工作法,确保学校“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一、明确“一个核心”

学校党支部根据《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明确了学校“双减”工作的核心是减负提质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从而达到“改革、转型、促提升”的提质增效目的。

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双减”政策要落地实施,必将涉及到不同部门,涉及到不同的群体。因此,学校时刻关注教与学、学生学习方式、家校沟通、亲子互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双减”表面看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是对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全体党员教师聚焦“双减”,聚焦自我剖析发现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不移落实质量立校,并且明确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后服务提质”几个方面下功夫,想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落实“两个举措”

学校党支部在校内教育“减负提质”的具体举措上提出:

一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是减轻课内负担的重要切入点,包括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体现了作为学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延伸作用,借助于多样的类型、多样的完成方式、多样的评价形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发展其各种各样的动作逻辑思维、形象逻辑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培养其不同的核心素养,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地发展。”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能够将课堂任务科学分层,实现基于学情的学习,让思维敏捷、基础好、学习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让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任务学习,有满意的收获。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包括整体规划设计,丰富服务内容,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提高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等。为使课后服务水平更具实效性,我们积极实施课外活动计划,开设科技兴趣小组、天文知识讲座,开展以民族体育、民族艺术、科技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体育与艺术能力和科技创新素养相结合的珍珠球、蹴球、角球、狩猎、木鞋等民族课外社团活动。聘请校外人员参与课后服务活动。开展二魁摔跤、民族剪纸、二胡、葫芦丝、河北梆子等社团活动。

三、抓实“三件工作”

自学校全面实施“双减”工作以来,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双减”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引领把关作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高站位、强担当,找准“双减”航向标。制定校级“双减”工作方案,将“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书记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直接抓的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市、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双减”工作推进会精神,从严从细制定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为“双减”工作有效落地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学校各部门压实工作职责,明确时间节点,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抓好“双减”政策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是当先锋、作表率,打好“双减”主动仗。学校党支部设置“党员先锋岗”,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开展教研、师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积极应对课后延时服务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需求,得到家长、学生的广泛认可。目前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100%,实现了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同时学校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助推“双减”政策落实。

三是聚合力、促规范,打好“双减”组合拳。针对“双减”工作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如何从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使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作为党员教师,一方面要深度解读政策内涵,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学生宣传政策,切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理解,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施“四项工程”

学校每天安排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活动: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和实践类。每类活动下有很多子课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实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天选择参加不同的课程和活动,在喜欢的课程中找到成长的快乐,在不同活动体验中,得到全面发展,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社团活动形式新

学校作为山区寄宿制民族学校,是怀柔区小学第一所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美术分院,是非遗项目传承学校。基于学校自身优势,学校一直秉承“为山区教师发展服务,为满乡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蹴球、角球、珍珠球、木鞋等传统体育社团项目;开展朗诵、课本剧、蒙学导读等传统文化项目;基于金帆书画院的优势,开展剪纸、书法等艺术项目,开展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是面点师等劳动课程项目;开展我是校园小主人的综合实践课程项目,此外还包括编程、数学思维、心理等多个社团项目。根据学生的需要,打破年级界限,实行教师和学生“双选”制,从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社团活动选择,并且每个学期根据学生反馈更新社团活动项目,学生轮换参加,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

(二)答疑辅导层次明

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语文、数学等学科的答疑辅导,努力保障学生完成作业,切实解决好学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的问题,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差异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倡骨干教师优先参与、主动承担。制定“辅导、答疑、培优”工作方案,设置“待优生成长档案”,教师根据学生学期初的情况进行优点、待优原因等分析,科学制定帮扶方案,采取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法进行辅导,同时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三)实践体验落地稳

基于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我们在课后服务项目中增设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模块。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完成了劳动课程的架构,形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在教学区,按照国家正常劳动课设置课时,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在实践活动区,开辟班级专属试验田,各个班级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种植喜欢的蔬菜、水果,结合我校综合实践课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学会农具使用方法,认识更多农作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教师开设心理社团,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心理培训。少先大队辅导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办红领巾广播站,采取校园广播的形式,向学生推送《历史上的今天》《安全知识》《名人故事》《流文溢彩》《心情小屋》或《校内新闻》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寄宿生活回忆甜

1.在寄宿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作为一所山区寄宿制小学,为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爱劳动、爱生活的好习惯,依托学校寄宿区四“JING”文化课程及喇小十个好习惯养成课程,在学生中开展“我的宿舍我做主”“我是宿舍小主人”“我是家务小明星”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把碗刷干净、自己整理被褥、打扫宿舍卫生、自己的袜子自己洗等基本生活能力。养成主动刷牙、主动洗脚的良好卫生习惯。设置学生一日行为“惯力表”,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正确整理内务等简单的生活技能,学会人际交往。除了学习生活技能、培养良好习惯外,学校还结合全员寄宿的校情,积极组织学生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成立象棋、围棋、花样长绳、创意手工等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享受到非学科的智力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2.创设良好读书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在每间宿舍安置图书架,设置读书角,并按照不同学段年龄特点,结合小学阶段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配备适合学生发展的健康阅读书籍,其中增加绘本类书籍的数量,以便学生在寄宿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以宿舍为单位,定期组织讲故事大赛、好书推荐、朗诵比赛等活动,先由宿舍内部进行评比和推荐,再进行全校展示评比,扎实落实我校“书香润童心”的读书工程,让书香飘满校园。

3.校内外延伸,形成家校合力

通过母亲节、父亲节及寒暑假开展的“我是家庭小帮手”活动,让孩子主动和父母学做简单的家务劳动,主动参与家庭生产劳动,培养学生学会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五、推进“五走落地”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将推进“双减”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党员教师争当“双减”先锋,践行“减负高效”理念,校内做“加法”,校外做“减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凝心聚力为学校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一是学习政策走在前。学校党支部致力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将“双减”文件精神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到“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等活动中来,不断提高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明确责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双减”工作。通过“双减”及“五项管理”等相关政策培训,通过答题研讨等方式,深化教师对政策的认识理解,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二是改进教学走在前。“双减”政策出台后,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校广大党员教师聚焦“减负”“提质”,深潜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教学方式,准确把握学情,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党支部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创新“211”教学模式,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做到“20分钟教师精讲,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答疑,10分钟练习巩固。”党员教师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坚持落实教研精神,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通过课堂实践环环相扣,凸显思维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延时服务走在前。“双减”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民生工程之一,课后延时服务是对学校工作的新考验、新挑战、新机遇,学校党支部压实主体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争当“双减”先锋。着力打造有精度有温度的延时服务,让党员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因校制宜开发出剪纸、书法、阅读等10多门个性化课程,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

四是端正师风走在前。学校党支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中央、市区“双减”政策相关部署,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通过召开师德专题教育专项整治动员会,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机制、查找问题、形成震慑。各位党员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承诺并抵制有偿补课等违反师德师风行为,争做四有好教师,以实际行动展现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是联系群众走在前。学校党支部在贯彻落实“双减”工作有关部署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密切家校合作,完善家校共育机制,积极动员党员教师关心学生、走近家长、做好服务。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入户家访、线上讲座等形式,开展“双减”政策解读、学生心理维护等服务;通过召开“结合双减、学校共育,让教育更有温度”主题家长会,开展实地家访倾听学生家长心声,帮助家长和学生处理好“双减”政策下校内学习、校外培训之间的关系,初步解答“双减”政策落地带给家长和学生的困惑。广大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推动家校融合,以一颗颗不倦的爱心,默默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

党的二十大引领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征程昭示新希望,新希望源于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我们——新时代的教育人,将紧跟时代步伐,唯愿上下求索,勇毅前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负人民,不负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020.

[2]“双减”这一年,我们的行动与成效[J].北京教育,2022,(11):5-7.

[3]党的二十大报告.前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辑[J],2022,(11):15.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7-24.

[5]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2021-8-14.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