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要发挥党组织在各中小学校的领导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各中小学的党建工作力量,使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等进一步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基础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
如何落实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中小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体现在能不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能不能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现,就是要做好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四个维度,即端正履职尽责的思想态度、维护组织原则的政治高度、健全议事规则的决策制度、加强党建引领的辐射广度。
一、端正履职尽责的思想态度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治理体系中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深度变革,更是实现党全面领导教育的重要体现和重要实践。学校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专题讨论学习“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两个议事规则示范文本。召开党员大会,使党员认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全体教师明确学校党组织从原来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转变为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的重要职责,着力解决“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识;使全体教职工充分理解,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党组织领导,优化学校管理机制,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
二、维护组织原则的政治高度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带头维护党的组织原则、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对事关学校发展和师生权益的一切事项,必须通过学校党组织和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及学校内部不同层级的机构集体研究、统一决策,从而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为了积极推进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学校组织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成立换届工作,组成新的党总支领导班子以及初中、小学两个党支部,校级领导在不同支部交叉任职,为推进学校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通过学校党总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等会议研究,制定了《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议事规则会议体系。
学校将国家的要求和学校“博·约”(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化理念融入管理体制与具体制度的设计中,使学校文化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围绕“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约之以礼,和谐发展;促进内涵,提升技能,博学于文,幸福生活”32字工作方针展开工作,涵盖高品质学校发展方方面面的内涵。学校推行扁平化与条块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化级部制管理,发挥学校现代治理体系优势,形成党总支统筹部署,各中心处室齐抓共管,各级部(年级组)学科组包抓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格局。一体化办学中,一校两址,一体两翼,一校双九年,在学校治理中,我们把学校具有共性的工作统一管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安排,统一学校德育、后勤工作,从管理走向治理,追求学校高品质发展。
三、健全议事规则的决策制度
学校修订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议事决策制度和协调运行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决策,建立党组织领导的“七会”。一是党总支委员会,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二是校长办公会,即校务会,执行落实党总支委员会计划决策的学校常规教育工作和重点工作;三是校委会,集体决策,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提高学校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四是学术委员会,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培养、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提供集体智慧;五是家长代表大会,促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六是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七是学生代表大会,聆听学生心声,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结合学校具体事务,学校议事流程主要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党建工作,由党总支下设的两个党支部完成;二是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经党总支委员会计划决策后,由校委会、学术委员会按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审议通过;三是处理常规性工作,经党总支委员会计划决策后,由校长办公会(校务会)执行落实;四是制定全校性制度、规划、机制等,经党总支计划决策,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学校党总支委员会经过会议研究,将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同时征求教职工意见,修订《学校章程》,制定《学校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重点任务清单》《学校党总支书记和校长职责》等4个相关制度,并根据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关要求制定完善学校各项具体管理制度。
健全议事规则的决策制度保证了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和有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遵循程序、规则开展个别酝酿和充分沟通等内容,既严肃严谨又分工明确,同时我们积极总结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机制。
四、加强党建引领的辐射广度
为落实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形成“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教师育人、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加强党组织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以聚力提质为目标,聚焦“党建+”模式,实施三项重点工程,一是“党建+学习”,通过领导领学、集体研学、辅导讲学、现场教学、个人自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形成党组织高位引领、党员教师先学一步、全体教师言传身教、家校共育形成合力的工作学习格局。二是“党建+德育”,以党建带动共青团、少先队建设,通过群团组织目标引领,以学校“九年五礼”仪式课程(即:一年级入学礼、四年级成长礼、六年级博•约礼、七年级志学礼、九年级毕业礼)为载体,加强不同年龄段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学校四季跨学科主题活动(即:春之动——律动健身、夏之行——研学阅读、秋之思——科技创意、冬之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赏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廉洁教育,帮助学生铭记成长瞬间,感悟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强大。三是“党建+思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作用,在准确把握各门学科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不同学科的思政资源,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架构学校思政育人体系,制定梳理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和《各学科思政元素细目》,达到党建引领铸魂育人、课程思政启智增慧的目的。
2023年是基层党建攻坚年,也是清廉学校建设年,学校在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中扎实稳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推进学科建设强师计划,培养美慧之师和明理之生,以“带队伍、建文化、运行机制、畅通管道”为抓手,以“三课”(课程、课堂、课题)为落脚点,以培养核心价值为“金线”,以培育能力素养为“银线”,以情境载体为“串联线”,促进学校内涵品质提升,办好高质量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
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需要我们继续坚持深化廉政本色、浇筑廉洁底色、提升队伍成色、增添品行亮色、彰显共育特色为学校建设的落脚点,以饱满的热情和团结奋斗的精神状态,攻坚作为、善作善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兰州教育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