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这所百年学府,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底蕴,以党建为引领,秉承“国学治校、荣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弘扬“荣己达人、德行天下”的精神内核,赓续红色血脉,精心打造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育人高地。
学校立足县域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历史与革命故事,以红色思政教育为主线,融合红色主题活动、研学实践及环境建设,全方位构建“红色历史育人、红色队伍育人、红色学科育人、红色环境育人”的教育体系,致力于为学生“铸魂、立根、打底色”,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有志青年。
深挖红色资源,筑牢思政教育阵地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阵地。海校街道中心学校紧密结合桐梓丰富的红色资源,深挖红色历史与故事,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桐梓红色故事》。课程内容涵盖《周恩来与红军伤员》《红军司务长血染尧龙山》《娄山关战斗》《官渡河桥迎红军》等惊天动地、刻骨铭心的本土红色故事,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深植学生心田。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教育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目标有机融合,将红色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还将红色教育作为新学期全体中队辅导员培训的首课,邀请资深导师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指导,从政治思想到教学能力,为全体辅导员的德才并进奠定基础。
多元实践融合,厚植红色文化根基
学校围绕“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寻红色足迹、践红色精神”六大主题,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鲜活的红色故事中汲取信念与力量。例如,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围绕1938年至1940年中共贵州省工委在该校开展地下党组织活动等史实,海校街道中心学校于2022年12月创建了红色文化教育展馆——荣德红星馆,以“红军长征在桐梓”和“中共贵州省工委在桐梓斗争史”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示桐梓红色文化。学校要求学生在3年级和6年级分别至少参观展馆一次,通过“六年两进展馆”的机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精髓。
为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学校通过分批次组织教师与学生宣讲员的系统化培训,着力打造高水平红色文化宣讲队伍。展馆不仅面向校内师生开放,还多次接待外来参观团体,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窗口。
红军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先后两次转战桐梓,在县境内活动长达一个月之久。学校充分利用娄山关战斗遗址、圆满贯红军长征步道、中央红军桐梓医院陈列馆等场所,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地探访中感悟革命精神。通过组织红色讲解、实景体验、互动学习等形式,学生在追溯红色足迹中接受心灵洗礼。
绿茵场育英才,运动引领全面发展
近年来,海校街道中心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将校园足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其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锻炼意志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学校足球运动蓬勃发展,为学生的健康幸福人生夯实了基础。
学校在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注重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首先,通过培养专业足球教师和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学校开设足球课程,将足球运动纳入体育课和课后服务,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有充足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足球社团,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提供分层教学,做到全员参与、因材施教。
为了增强足球氛围,学校每学期举办校园足球联赛,联赛不仅成为学生展示球技的平台,更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赛中,学生们在竞技场上挥洒汗水、享受乐趣,同时也在团队合作和拼搏中学会了坚韧与担当。
10月27日,桐梓县第九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海校街道中心学校男子、女子足球队以精彩的表现和过硬的实力,分别夺得小学城区组的冠军,成为赛场上的耀眼之星。
在红色党建引领的育人思路下,海校街道中心学校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突出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教育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示范学校”“贵州省文明校园”“贵州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贵州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贵州省校园安全文明示范学校”“遵义市品质学校”“遵义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遵义市‘双减’双星级示范校”“桐梓县名学校”等集体荣誉,成为桐梓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