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笔,绘就铸魂育人新画卷
汶河街小学党支部紧扣“五心凝晖 健雅铸魂”党建品牌创建,将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根基。
一、初心领航,赓续红色血脉
一是强化思想建设。构建“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心得撰写”立体化学习机制,提升党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学校师资队伍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成绩斐然,1人获评“泰安市学校思政课年度人物”;1人获泰安市“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时事课堂优质课一等奖,1人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优质课二等奖。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承办全县民族团结故事竞讲、“红动东原”演讲比赛等活动,彰显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带队建,组织助残日公益活动、大合唱、“除草护绿”等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陈艺、李乐之等4名学生获“红动东原”演讲比赛奖项,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王思晨、栗希诺分获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书画比赛一等奖。
三是落实首课育人。建成全县首课资源中心,创新“1355”模式,开展“五彩首课”“每周五个一”等活动,构建“家校社共育思政圈”。依托潘凯首课名师工作室,制作优秀课件、课例280余节,编写校本教材12种,经验成果《首课护航培根基,立德树人铸心魂》刊发于《山东青年报》。
四是厚植红色底蕴。紧扣节日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周”“学习雷锋月”等活动,通过升旗仪式、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在学生心中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爱国情怀,强化社会担当。
二、清心护航,营造清正校风
学校党支部锚定“清廉学校”建设目标,以师德师风为核心、科学管理为支撑、民主管理为路径,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一是立德树人,筑牢师德根基。融合党风廉政与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组织学习“六讲六不得”等制度要求,策划师德培训、“最美健雅教师”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三观”;设立党员示范岗、教师先锋岗,形成党员引领、全员跟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常规立校,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搭建“制度+规划+执行”三位一体框架与““常规夯基—质量领航—制度固本”闭环管理模式。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岗位责任清单”压实责任,建立周例会、月总结机制,保障“吃住行学心”提升行动落地。
三是民主治校,激发团队活力。推进民主管理常态化,党支部书记定期谈心谈话,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学期组织家长进校园活动,每月举办“我和校长有个约定”座谈,广纳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发展、人人参与学校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匠心深耕,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多元赋能,助推教师成长。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为引擎,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组织培训、邀请专家讲学、选派骨干外出研学;以教研提质为抓手,依托“半天无课日”开展集体备课等活动;以薪火相传为纽带,深化“青蓝工程”,实施“双导师制”与“135微成长工程”,助力青年教师1个月常规达标、3个月班管过关、5个月形成教学风格。
二是精研课堂,构建质量闭环。建立“校长领衔—班子包科—骨干跟踪”的推门听课机制,形成“观课诊断—评课研讨—磨课改进—复评提升”四维闭环。特邀省级专家深入课堂,对学校老师课例进行精准研磨指导。其中,语文课例《自相矛盾》已成功推送至部级评选,成为闭环管理模式下质量提升的生动实践。
三是耕耘收获,成果丰硕。学校教师队伍屡获殊荣:1人获省级精品课,1人获省级优课,1个团队获市级优课,多位教师执教市县公开课;2024年8月新课标考试中,22名教师获市县级一等奖,充分彰显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力。
四、爱心润心,呵护学生成长
学校着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立健全关爱学生长效机制,以多元举措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暖心服务,筑牢保障线。严格执行“明厨亮灶”标准,规范食材采购加工全流程,推动学生餐饮从“吃得安全” 向“吃得营养、吃得满意”升级;配备150个午睡垫,安排教师值守,解决就餐学生午睡问题。
二是安全护航,织密防护网。树牢安全底线思维,融入全员、全环境、全过程管理。建立“家校警”三位一体护学模式,上下学时段部署值守力量;每月组织应急演练,通过微信群、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推送安全知识;升级防撞桩19个,安装防撞球168个,购置移动红绿灯1台;联系相关部门加装路灯6盏,安装隔离护栏、警示标识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三是心育固本,培育健全人格。推行“十人一格”“一生一档”导师制,落实学生辅导。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咨询等活动,筑牢心理防线。2025年5月,党员教师参与的心理情景剧获市级佳绩,展现心育成效。
四是先锋引领,丰富成长体验。党员教师带头参与课后服务,开设多领域兴趣课程;与心理教师协作,定期辅导学生。2024年11月,党支部书记王伟带队家访,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让关爱延伸至家庭。在爱心滋养下,学生愈发自信奋进。
五、同心聚力,构筑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以家校社协同为抓手,构建“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凝聚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方面,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家长会,搭建沟通桥梁;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义教进课堂、亲子运动会等形式,邀家长参与教学,增进理解与支持。
校园内部,搭建互动平台,每学期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书香班级评比、读书分享会等丰富活动,增进师生情感,营造和谐氛围,让教育在互动中更有温度。
社会资源整合方面,学校主动链接社会资源拓展育人空间,组织口腔健康研学、消防基地体验、阳光司法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2次邀请科技大篷车进校园,家校社联动画好育人“同心圆”。
六、健雅铸魂,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紧扣“健雅铸魂”育人目标,以“五好工程”为引擎,通过课程融合、社团赋能、德育创新,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一是深耕“五好工程”,夯实根基。将“五好工程”融入学科教学,如语文开设书法课、举办读书节,形成“读写互促、德能并进”的品牌效应。“五好工程”成果丰硕:2025年7月,栗希诺同学以小组第一的省赛成绩晋级“曹灿杯”国赛;市县演讲比赛15人获一等奖,64人获评“读书大王”;学校获“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书香校园”等称号。
二是丰富社团课程,赋能成长。开设55个精品社团,实现师生全覆盖,达成“个个有特长,人人能出彩”的目标。艺体教育成效显著:女足获县联赛冠军,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合唱社团获县赛第四名;“每个孩子都是主角”社团展演等10项活动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三是创新德育实践,打造品牌矩阵。开展“六大节・六大仪式”活动,将入学仪式、成童礼等标准化、常态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生态教育与养成教育。开学典礼、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8项活动被《齐鲁少年》等媒体报道,形成广泛德育影响力。
党建引领奋楫扬帆,党教融合行稳致远。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汶河街小学党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党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躬耕教坛、潜心育人水平不断提高。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五心凝晖 健雅铸魂”党建品牌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以党建为笔,绘就铸魂育人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