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班主任的工作,此刻我最想说的就是“艰巨”。因为它既肯定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强调了纷繁复杂,甚至有些琐碎的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作为踏入小学班主任工作岗位六年的我来说,正是喜欢面对挑战、敢于突破问题的“壮年时期”,因此,此时的班主任工作似乎也成为了一种不断期待的挑战和不断探索的乐趣。在班主任多样化的工作当中,我遇到最具挑战的就是管理特殊学生的问题。至今,我仍然认为这是一项讲求策略且需要不断创新的棘手工作。
在我从教的第三年,我新接手了一届一年级的学生,新的班级意味着新的开始,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步入了人生的关键阶段。望着一个个充满童真的大眼睛,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个非常可爱的“小胖子”,长得浓眉大眼,脸蛋肉嘟嘟的,白里透着粉,让人忍不住想捏捏那肉乎乎的小脸蛋。这孩子着实招人喜欢,几乎每个老师都对他印象深刻。还记得他的妈妈送他上学的第一天就主动来找我沟通,孩子有些娇惯,幼儿园的老师很宠爱他,希望上小学以后,老师可以严厉地管教他。刚开始,这个孩子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好,上课也乖乖听讲,主动和老师聊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一次小长假过后的开学日,我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原来他怎么都不肯上学,在学校门口放声大哭,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角,不让妈妈离开,我连忙前去安慰,可是怎么劝都不听,最后他答应上学,但条件是妈妈不能离开,并且要妈妈抱着送进教室。连续几天如此,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妈妈也无奈,一次次地向他妥协。甚至妈妈一度怀疑是不是学校老师对他太凶了,还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老师,不能太凶他,要多去哄他。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小胖子”来了解他家中的情况,原来,他喜欢在家里,可以看电视,吃零食,不用那么辛苦上学,妈妈可以帮他做很多事。于是我找妈妈聊天,妈妈也承认确实因为是家中独子,很宠溺,但是面对每次的哭闹,也毫无办法,只能哄着,答应他的各种“无理”要求,比如说:抱着进教室,去吃麦当劳等等,渐渐地养成了他不好的习惯。接下来几天,我和父母商定,要父母送他到教室后,偷偷溜走,奇怪的是,“小胖子”见到父母走了之后,反而不哭不闹了,认真学习,期待他的妈妈每天放学接他。可是第二天仍然继续哭闹,不肯上学。
于是我把问题反映给学校的德育主任,主任找来孩子的家长,我们坐在办公室一起面对面的沟通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过分宠爱,当他表现好时,我们要及时表扬,但是如果表现不好,要敢于批评和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养成好的习惯。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可以独自完成,这样他才能有所成长,而不能全部由父母代劳。孩子的家长经过与老师的沟通,明白了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渐渐地,孩子可以自己主动走进校门,不再提出无理要求,每天在学校与其他同学玩得很开心。作为老师,我很欣慰孩子有这样的进步,这得益于老师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教育的结果。
“小胖子”的教育案例只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见的案例,但是在这个案例当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面对特殊学生(过度调皮、多动等)单凭班主任一人之力,效果有限,需要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必要的时候需要借助学校的力量,例如德育老师、心理老师等,这样才能让事情处理地更加有效和完善。作为班主任,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和家长沟通的有效技巧,了解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等,才能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中山市小榄镇永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