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小学网络党校
登录 | 注册

【研修心得】以学促思 明悟笃行

来源: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李莲 发布时间:2022-09-26

本次能参加德育干部网络培训深感荣幸,聆听了吕玉刚、张志勇等专家就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双减”改革政策、《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政策解读与形势分析,学习了相关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之后,深受启发,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德育工作任重且道远,需持之以恒,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吹响了为学生减负的号角,作为一名教师,对此政策的出台非常拥护和赞同,让教育回归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  

此次学习中,北京师范大学张志勇教授所讲的“双减改革的背景与政策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看到了国家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双减”政策落地,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对于学生的发展,校内的学习、校外的培训都有了更加明确、更加规范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师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担负起减负增效的重任。首先,向课堂主阵地要效率,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让学生“吃饱”“吃好”。其次,完善作业管理,努力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第三,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既有辅优补差,又能培养兴趣爱好。第四,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我们要积极推动家校社共同体建设,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育人。

二、劳动教育呼唤家校社协同

国家教材委专委会委员柳夕浪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解读让我明白了劳动教育至关重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劳动教育发表重要论述达20次,特别是在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强调从消费、享用为主,走向生产、创造为主,实现自立自强并奉献他人和社会,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落实劳动教育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校内劳动教育,认真上好劳动课程,在校园内班级里营造劳动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先进劳动者的故事,创建劳动实践基地,形成劳动教育清单,开展校园劳动周活动等,让单一的劳动教育走向多学科多场景融合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做中学。

第二,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让劳动回归生活本源。

第三,拓展校外劳动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等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

第四,将劳动评价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劳动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

未来的世界充满着挑战和竞争,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亟待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全程德育,全员德育”,坚持“创新德育,有效德育”,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