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立德树人与学科德育渗透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张梅 发布时间:2020-11-10 15:49

一、立德树人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靠的不是穷兵黩武、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德是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成为我们与人交往、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社会学角度讲,德就是有利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德育占有重要的地位。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看包括立德和树人。“立德”,意思是树立德业,最早出现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大丈夫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人生最高境界是要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然后再是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再然后是要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流芳百世。“树人”意思是培养人才。它最早出现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计,莫如铸魂,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主导文化之一的儒家思想,培养人的目标为君子,君子就是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两千年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新时代的教育观更加重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比如在教育中通常说:先成人,后成才;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倒不一定是先立德后树人,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同时进行,德是教育的灵魂。正如北师大心理系教授林崇德说的:德是米粒中的胚芽、果核中的仁,具有生长的力量。

二、学科课程中的德育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他揭示的正是学科教学和德育之间存在的关系,一方面,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而进行空洞的教育。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学是手段,德育才是目的。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

德育的形式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仅靠着单一的显性德育课程的灌输是难以实现的,它是多个学科共同教育的结果。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所有的课程都承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为每一学科教材在选排上都要体现国家、民族们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每一学科中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都具有独特的道德价值。学科德育渗透就是挖掘利用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把知识内容与其承载的思想同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的熏陶。把德育目标变为集体的共同的意志,变成占有主导地位的风气和传统,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将学校德育实施从孤立的专门性学科教育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德育。

1.人文类课程中的德育

文史学科包括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都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的同时,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德育素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观念,爱国主义素材,古今文人的英雄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不漏痕迹的,利用课程中的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道德熏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等,做到“润物细无声”。

历史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唤起和激发学生树立爱国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远大理想教育,如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还可以开展良好的品德教育—如诚信教育。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可信性,历史学科的这一本质就决定了在历史教学中必然要进行诚信教育。因为如果对史料弄虚作假,这门学科就不复存在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的将这一本质告诉学生,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潜移默化地不断熏陶学生将“可信”转化为“诚信”。还比如历史上有“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有商鞅“竖杆立信”的正面典型,也有“烽火戏诸侯”失去诚信的历史故事,这些都可以促使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凸显“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诚信教育和劝善惩恶的价值取向,这也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地理学科通过对生态道德的渗透教育,能够提升对德育课程中的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的认知程度。地理学科也可加强国家认同和国家主权教育。通过地理的学习,学生知道祖国的边界在哪里,我们的国土有哪些地理风貌,边界之内的人们有哪些风土人情;通过对地理的学习,一个即使没有亲自去过西藏、台湾的人也会清楚的知道这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地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可以构建学生的空间想象,给人提供边界感和区分感,可以确立起自己的身份和归属,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2.科学类课程中的德育

科学类课程中显性的德育内容相对少一些,隐性德育内容表面上不会起到德育的作用,但实际上对学生的影响却是终身的。正如美国道德教育学家 柯尔伯格说的“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重要手段,比显性德育更为有力。”它区别于通常所说的爱祖国、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等这种德育,是科学类学科特有的德育。

数学尽管是工具学科,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隐性德育内容,比如数学指数函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比如指数的励志公式,只要你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365天后就可以超越别人很多,达到一个质的飞越。我们经常从一道数学题的多种算法中,找出一种“最简”“最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过程,它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再比如可以在观察、猜想、证明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数学学科中蕴含的这些理性思维资源,都是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时候的一种态度,那些刻骨铭心的数学精神、推理能力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都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一生。

物理学科同样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比如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可以渗透“对立统一规律”,在讲解“摩擦时”,物体的摩擦有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之分,可以渗透“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讲解“物态变化”时,可渗透“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化学学科可以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如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可以通过展示相应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燃料带给人类的便利和危害;让学生意识到治理污染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燃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选择使用清洁燃料,从而提出要节约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规范操作、真实记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通过反复的实验和客观分析,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强意志。教师还比如可以通过实验后的废物、废液的绿色回收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科学觉醒和责任担当。

3.体艺类课程中的德育

体艺类课程如体育、音乐、美术的德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等。比如体育老师在竞赛活动中表现出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体育精神,就是一种无形的育人力量,会潜移默化地作用在学生身上。体育老师也可以通过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接力赛、追逐跑等竞技活动对学生进行公平竞争的规则教育,通过长跑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音乐具有教化、使人从善的功能。比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从而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组织过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览,鉴赏艺术之美,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美化活动,如设计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采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社会参观等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中。这样可以避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表层化”,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能力、提升品德。

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通过“爱护环境”这一主题活动,会让学生体验到要遵守不随意丢垃圾等社会规则,学生们最初形成这个信念时,有可能在学校或整洁的地方践行的比较好,但到了没有老师同学或环境杂乱的地方就会难以约束自己。这种不一致的行为在其他实践活动中依然会出现,但随着在实践活动中的再认识、再调整、再构建之后,不乱丢垃圾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会规则就会成为学生们一辈子的行为习惯。智育重点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而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还要解决做不做的问题,要比智育的难度大很多!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达到知行合一。德育无小事,正如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积小善为大善,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各科教学三维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学科德育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一定的重视,有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大肆渲染道德,道德升华似乎成了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环节。但也要警惕,不能超过了适合的度。学科渗透,渗透是德育功能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自然展现的,是学科知识的丰富与拓展。教师应挖掘学科知识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使之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教学中顺势体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德育不要刻意为之,更不能在学科教学中强行植入与学科知识关联性不强的德育内容;也不要将学科知识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出德育功能,比如数学课上一定说数学家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等。不要追求每一节课都有着显性的德育内容,但要追求每节课隐性德育目标的达成,因为隐性的德育更重要,它是为学生的一生服务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永远指向未来。今天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教育担当重任,德育要先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要固其根本——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永远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始终相信一个拥有强大道德文化精神力量的民族一定是不可战胜,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作者:张梅,鞍山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