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运用心理技术  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李宏 发布时间:2020-11-10 17:10

这个假期我过得非常充实,作为一名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学习。在新冠疫情时刻严防的情况下,居家是最好的选择。我在居家中,能够聆听全国知名心理教授和专家的讲座和辅导,收获颇多。我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我不仅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且要时刻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殊事件的心理援助。今年的示范班学习给我注入了新的血液,让我能量满满。我将结合所学知识,内化方法,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一、运用绘画技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接触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的原因,孩子情感缺失、交流局限,很多孩子无心学习。所以,每学期我利用开学第一课,运用绘画技术,带领学生画自己的成长树,把学习目标融到自己的成长树中,学生画完成长树后,在画的背面写下树的名字和想通过怎样的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每一位孩子笔下都是一棵独特的树,画完后全班进行分享,分享时我由衷的赞叹,不带任何评价。孩子们新学期带着成长树和期待开始了每天的学习、生活,每一个月围绕这棵树,孩子们做一次自我成长总结。孩子们与自己的成长树为伴,克服困难,朝着目标一路前行。期末考试结束后,孩子们总会给我惊喜。他们自我总结的时候,有的孩子写道: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知道了人要有目标,有目标才能更好的成长;在李老师的课堂中我懂得了解决一个问题有很多方法,我们要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跟李老师在一起感到轻松。一个简单的绘画技术,在我的课堂中得到运用,让孩子们学会制定目标,实现目标,从多种角度看待生活和学习,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二、运用沙盘游戏,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我通过观察学生的成长树和他们对树的解读,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很有想法,树冠大而且果实多,有一些树冠上边反复涂鸦,他们想法多、目标多,有焦虑情绪在,这些不利于孩子成长。还有一少部分孩子树冠残缺、树干残缺、树干有节、节外生枝和树根严重涂黑很尖锐等等。作为心理老师,我心疼孩子的同时,我想为他们做点事。于是我借助沙盘游戏的疗愈功能陪伴学生健康成长。我结合学生的成长树,通过归纳分组,在不同的小组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团体沙盘游戏和个体沙盘游戏陪伴。

我针对目标多,有焦虑的学生,开展了有主题的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我陪伴他们一起参与团体沙游活动,利用团体沙游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和自我疗愈,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我对学生进行了数月的有主题团体沙盘游戏的陪伴,看到了团体沙盘游戏,促进了他们的自我目标确定和缓解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其实,团体沙盘游戏让学生更多的学会了关注自身的感觉,当大家真正的把自己内在的那些感觉整合好了之后,他们的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幸福!

我对有创伤经历的学生,介入了专业的沙盘游戏,解决个体问题。例如小姜(化名,征得孩子同意作为公开案例)女孩、11岁,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良好,没有躯体和器质性疾病。在班级中腼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喜欢班级中的一名男孩(在自己微信中多次表达),不爱与班级上进的孩子交往说话,不想上学。她是父母唯一的女儿,出生一岁多,由于父母喜欢过二人世界的生活而把她过继给她姑姑,后来母亲入狱,爸爸过着自己的潇洒生活。她没上学,姑姑得重病去世,两年后,姑父得脑血栓,不管家庭怎样变故,姑父对她非常好。后来母亲出狱后,被接回父母身边,没有多久,姑父也去世了(没有通知她),父母离异,母亲再婚,她只能跟父亲过着居无定所,缺少温饱的生活。父亲经常和朋友酗酒,喝到哪就把她带到哪,经常住在别人家。不带她去的时候,她在家的饭菜就是米饭泡酱油。她第一次进入沙游室,很胆怯,用眼睛一直在观察我,我觉察到她的紧张,于是我说我们今天来这里只是玩。你看,这么多沙具,你可以在沙盘里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摆完告诉我一下就可以了。她在我的引领下26分钟完成作品。在分享作品时,她说这是家园,中间横着有一条河,河的上边有住宅,下边有两个小女孩在看河水。很简单的一幅盘,她说她摆完感到很舒服,下次还想来。这次作品的主题是我的家园。

第二次她的作品主题仍然是家园,她第一个摆了住宅楼房,摆了三座。在沙盘正中间开了一条河,在楼房的对岸摆了两个小姑娘,小姑娘身后有几棵小树。分享时,她说有一位小姑娘是自己,有一位是她的好朋友。我看到了她说是自己的小女孩脸上是挂满泪珠的孩子。我问她:小女孩在想什么,她很难过吗?我觉察到她内在的冲突,好长时间她才说她想姑父了,姑父经常带她到河边玩,说过他有一天没了,就把骨灰晒到河里。她有一年没有看到姑父了。这次结束后,我和他父亲取得了联系,了解到她姑父已经去世和家庭的复杂,我建议她父亲把姑父的事跟孩子找机会说了,最好带孩子在河边有一次仪式感的告白。

接下来的疗愈中,她慢慢去处理那些多年来情感中的羁绊,她开始接纳和调节自己的过去。另一个世界出现了,那里有关爱、抚慰和美好的象征,体现在一些自然现象中,有茂盛的植物和流动的交通工具等。我们建立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接纳之窗,在那里意象和自我涌现,有足够的力量去承担创伤所带来的负重。她第四次做完后整个人有了很多变化,说帮助我檫黑板。七次做完后说自己知道要什么了,明白了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十二次做完我跟她的交流没有障碍,她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我又找到了她的妈妈,作为女人,我们交流了很久,她妈妈最后愿意把孩子接在自己身边,确保孩子的安全。通过沙盘游戏治疗暂时解决了她情绪困扰和不爱上学问题。接触沙盘游戏后,她一直没有再请假,非常期待每次的沙游活动,期末考试她自己很意外,考了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成绩。

沙盘游戏不仅帮助有需求的学生整合了自身能量,滋养了内在需求,也疗愈了个别孩子的内在创伤,让他们有能力、有能量面对自己的过往。每一个案例都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打开心扉,解开心结,放飞心灵,还原生命本质的思维真相,是每个当下最真实想法的展现,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能量和智慧。孩子们在沙盘游戏治疗中不知不觉进入身、心、灵和谐的家园,审视自己生命的状态,感悟自己过去、现在、未来身心的每一个变化,这不是我的想法或观念,而是孩子们自己主动的觉察与觉悟。在沙游中我希望孩子们不管遇到任何逆境,都能放得下,能解脱、自在,真正享受生命的美好。

三、运用所学,走进家庭,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多年来一直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在工作中,我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的“从亲密关系看亲子关系”,关注学校特殊孩子的原生家庭,通过家访了解原生家庭关系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但是可以改变那些事件对学生的影响。由于,我所任教学校学生中单亲孩子占学生总数的32%,在家访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孩子在0—3岁缺少母亲的陪伴,孩子对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模糊。4—6岁缺少父亲的陪伴,孩子渴望被爱、被认同。很多孩子因为缺少安全感,造成人际关系交往困难等。正是因为我走进了孩子家庭,才看到了很多家庭生活的困难和狭窄的生活空间,看到了由老人代替父母角色家庭的很多孩子内心的回避与无奈,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童年是有创伤经历的。当我汇总家访结果时,我感到儿童时期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的争吵、不信任和敌视,使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家庭中的情绪失调,导致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人际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于是,在家访中,我会有针对性的给予家长帮助,向他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家长协商教育方法。结合家访内容的汇总,在工作中,我不仅要有针对性的上好心理健康课,而且要时刻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状况,多形式给予学生陪伴和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普通的心理教师,我愿意通过这样的学习机会不断学习,用自己的能力,陪伴有需求的学生健康成长。我也愿意用自己的所学,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方法面对困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作者:李宏,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将军第三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