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有效实施》直播课心得体会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郭旭丽 发布时间:2020-08-19 16:50

图片1.png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唯分数论和应试教育对学校德育的挤压;德育自身管理理念误区导致的“德育工作论”倾向;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与变相灌溉等。迟教授针对德育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展开交谈。

迟教授从为何而教出发,我们到底要把学生送到哪里去呢?这个终极目标和重点又是什么呢?迟教授觉得在今天立德树人是大的共识。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没有才肯定不行,但是一个人如果是没有德的统帅,可能会更可怕。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基本价值判断,教会学生做人比他培养成成功人士更重要。那么,我们也一定也会认同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比让他上清华、北大重要。

2017年8月17号中国教育部颁布一个重要的文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都是这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延续。通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它告诉我们该怎么去育人。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给我们指了途径是课程。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让我们通过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学生的德育工作吗?并不是,它还包含了我们其他的学科课程。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历史课也在育人。学校的管理,班级的管理,班级的文化,学校文化也会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学生。我们还能通过学生活动来教育学生,还能通过实践来完成育人。最后,工作指南告诉我们要协同育人,协调结合在一起,大家看到这个有什么感觉呢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说我们德育该怎么做,指南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那就是实效性。想让课程育人,想让它变得真正有实效,就需要让我们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有这个意识。我们不仅仅要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还要包含育人的元素在里面。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育人的责任。这就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学科的育人。

怎么教会孩子友善的呢?老师这样一个人处于情感色彩的交往中,一定产生了巨大的感染作用。我们一定得想办法把它解压成孩子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知识才行,德育就得要研究这个东西,就得要做这个事。

我们在学校里德育想要有效,一定要把节奏放慢一点,时间拉长一点。我们现在老是强调体验式德育,可是光有体验还是不够的,学生一定要有自主的建构。德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速成,它一定是个缓慢的,长期的,甚至多次反复的复杂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个慢功夫,快不了,这是它内在的规律,要有体验过程,要有自主建构过程。

最后德育也不能只依靠学校自己来达成育人目标,必须整合家庭、社区和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协同德育。德育要想有实效性,一定得突破后边的协同共育这个困境,就是我们很多校长经常说的“5+2=0”的困境,5+2怎么等于0了呢?五天是在学校的德育,两天是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当然就等于零了。

深化德育生活化和活动育人的操作策略,为什么要强调这一条呢?德育越贴近生活就越和每一个生活当中的人发生的关联,搭建不是教化的生活,抽象的生活,是有意思的活动才可以。当然越贴近生活,它就越有教育效果,它还有教育的实效性,我们也不用扯得太远,我们看看其实我们今天在传统文化当中,我们过去的教育当中,我们就能看到生活化的痕迹,生活化的理念。

最后迟教授应用台湾女作家张晓峰我的散文《我交给你一个孩子》来结束本次授课。他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我们的德育做的好,他就是德才兼备的青年,我们德育如果出了问题,他就可能是一个有才无德的青年,甚至是一个危险的青年,德育最终还是要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好青年。

(作者:郭旭丽,第十三师红星四场第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