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学习 操作指南 服务热线:400-811-9908

【重庆】架起家校教育的“桥”——浅谈如何改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案例分析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丁德凤 发布时间:2021-10-29 13:47

2014年下期,我从乡镇考调到县城到现在的高新区实验小学。初到学校,我便接了一个毕业班级,一接手这个班就开始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想早点走进学生和家长的世界。可家长和孩子却对我这个新来的老师不怎么“感冒”:老师你是新来的吗?你教过毕业班吗?这些孩子一年就毕业了,这一年你能保证孩子毕业成绩考好吗?每年都换老师,这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不知道有多大?老师,你布置的作业多吗?多的话我的孩子可做不完……乱七八糟的问题,说得我心烦意乱。有一部分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我就很生气打电话过去,家长要么要理不理,说他也没办法,那么就没有人接,也不回电话。孩子上课不认真,请家长到学校来也没有什么效果。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开始了认真反思:如何才能跟家长友好地相处,把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有效地利用起来?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1.家长和学生对新来的老师不信任,对老师的工作不认可;2.老师没有跟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3.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有障碍;4.老师处理问题没有换位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一、相互信任家校桥的“桥墩”

(一)一切信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他,就谈不上教育。”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年龄特征、家庭情况、个性特征、人际交往、健康状况等。而家长对教师的了解也同样重要,老师的教学风格,老师处事方式,老师的性格特征等。彼此之间有了了解,就会有信任,任何不信任,都始于不了解。

班上有一个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的孩子,一上课搞东西,收了他的东西他就生气,一上课就趴在桌子上,作业也不做,弄得我左右为难。后来,为了了解他,我到他家里去家访了一次。我才恍然大悟:他小时候在爷爷家,后来爸爸妈妈离婚了,为了把他留在妈妈这边,从小就用玩具来“吸引”他,他对玩具的依赖,主要是缺乏一种安全感。知道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后 ,我改变了粗暴的“收缴”,多了一份耐心。课后还陪着聊聊天,让他上课收住心。渐渐地,他对东西的依赖弱了,课堂注意力也集中的时间也长了许多。家长看着孩子的一点进步,也知道我对工作负责和孩子很有耐心,慢慢地信任我了。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突然觉得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家访。于是,我开始对所有行为习惯差的孩子进行了一次入户家访,有了这次家访,家长们也了解了我的工作态度,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二)有了信任,才会得到尊重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和做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教师的言行举止要与家长平等,做到互相尊重,让教育工作更容易达到目的。怎么做到平等尊重呢?首先,在与家长沟通时,我非常注意与家长沟通时候的语气和方法,时刻注意亲切随和地说话,拉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与家长交流时,我也是全神贯注,对自己的疏忽要及时地解释,对学生在校情况要十分清楚,面对家长询问时,随便也能说上一二。其次,组织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孩子与我近距离地交流,在活动中增进感情。最后,就是利用好现代信息软件。我们班有微信群、QQ群、钉钉群。我会在QQ群里发许多孩子们在学校的图片,满足家长们对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的关注,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我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让他们相信我会教育好他们的孩子;我会在微信群、朋友圈发一些积极的传播正能量的文章,让家长们阅读,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积极上进的老师。我也会关注家长们的朋友圈,看着他们高兴而高兴,看着他们忧愁也不时地开导;钉钉群,直播课,让家长们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认真负责。有了这份信任,我们彼此之间都有了互相尊重。

二、换位思考是家校桥的“桥面”

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正在午休,一个急促电话铃声把我从朦胧的睡意中惊醒。

“丁老师,你们班的XX,在花台中跑,不小心踩在花盆上,脚被划伤了,流了很多血……” 没等保安说完,我立刻拿着电话,冲出宿舍。

当看到XX鲜血早已染红了鞋袜,感觉这就是自己的孩子受伤一样,心疼不已。通知完家长,我立刻背着他,打上车,赶往人民医院。当我帮孩子挂好急诊,医生说要缝针,我想都没想就缴了费。就在给孩子消完了毒,准备缝针的时候,家长才匆匆赶来。

听着孩子一声又一声地痛苦叫喊,忍不住担心地望向孩子,看着他痛苦的表情,我的心如刀割。孩子的父亲转过身来安慰我:“丁老师,我们不会责怪你的,是孩子调皮给你添麻烦了。这次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听了这些好,我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突然觉得我和家长们的关系变了,变得好似亲人。

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多换位思考,能缓解老师与家长的关系。特别是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往往在后续问题上能起到积极作用。

后来,这位学生不仅把所有的费用都硬塞给了我,在家长会上还讲了这件事,把我对班上孩子是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详细地介绍给其他的家长听,为我后来的班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赏识激励是家校桥的“围栏”

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是让你心情愉悦的一种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每一个人都渴望赏识和爱,这其中也包括家长。教师通过语言、文字等给予家长和孩子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是他们的心理上获得自信,从而增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

(一)利用班级群表扬

当孩子有点滴的进步,家长们对工作的支持,我都会在班级群里表扬。我常把“我能遇见你们这群孩子和家长,是我的幸运,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这些话挂着嘴上。”班级群里经常会出现我表扬的话语和图片。

(二)利用朋友圈表扬

有一次,我们班的家长给我们班捐赠了许多书籍。于是,在朋友圈写道:看着一摞摞崭新的书籍放在了我们的书架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叔叔带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我不努力工作,又怎么对得起这群人呢?家长们纷纷给我点赞,这也激发了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五一节放假之后,我们班的桌凳都布满尘土,几位家长带着孩子们把桌凳洗得干干净净,连地板都用洗衣粉洗过。我又怎么能放过这次赏识激励呢?我把他们劳动的照片发到班级群外,微信群又多了一条信息:我是何等的幸运,在这个周末,家长们送给了我最美的礼物。每当我想表达这份情时,都觉得自己是那么得词穷。

(三)利用家长会表扬

有些老师的家长会是“批斗大会”,而我的却是“表扬大会”。除了表扬学生认真学习外,家长也会得到支持工作的奖状。家长们也纷纷发言为我点赞,给我工作加油。

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赏识就是一座桥,是精神相融、心灵相惜得到家校桥。在这座桥上,老师把爱洒向每一位孩子和家长,就会转化成顺利工作的灵丹妙药。家长、孩子把欣赏、尊重投向老师,就会成为老师认真努力工作的动力。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因此,家长的教育与教师的教育之间的步调相同,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更是无效。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架起家校有效教育的“桥”,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高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