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学习 操作指南 服务热线:400-811-9908

【重庆】聚焦“立德树人” 打造“美德教育”诗城德育特色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黄文业 发布时间:2021-10-29 13:49

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德育工作聚焦“立德树人”,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以校园文化“美德成就人生”为统领,以“美德教育”为抓手。在夯实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基础上,用“五拓展”做实做细德育工作,形成了主题突出、特色彰显的“诗城德育特色”。

一、拓展德育课程,让育人有“生长”

我们构建“生长”德育课程,指向学生的美德教育,立足不同层级的学生个体化生长需要,将学科教学、活动与学生生命成长需求点和生长点紧密结合,形成围绕学生德育发展而进行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开创“学科+”育人模式,实现学科纵横链接,有机融合。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课间十分钟》一课,用“思政+语文”的模式融会贯通。通过“谈、说、听、评、写、改”等方式,设计五个环节:“你好十分钟”“快乐十分钟”“注意十分钟”“安全十分钟”“聚焦十分钟”。让学生在“看听说写悟评”的过程中,感悟道德认知,知晓在短短的课间十分钟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引导学生们科学、安全地安排和参与课间活动。

以“三字经”为例,实行“活动+学科”的育人模式。围绕“三字经”德育内容,开展诵读、演讲、征文、辩论、歌舞、书法、绘画等活动,与“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书法、美术”学科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拓展德育文化,让育人有“内涵”

我们用文化为德育注入内涵,以“尚美求真”为美德教育的核心,在课内外开展“做人诚实,做事踏实”“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品行教育,从而形成“崇善崇美,向上向前”思想,达到“校美、人美、家美、社区美、生活美、社会美”,形成“美美与共”的境界。美德教育对学生所确定目标有强烈的实现愿望和行动能力,具有社会性、情感性。引领个人和家庭地发展并服务社会、国家和人类奠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德教育”的作用是超越“自我”。

活动一:形象美。开展个人形象达标活动:外表形象指从头到脚的外表形象符合学生特征,充满阳光,有美感;礼仪形象指参加升旗、集合等重大活动有站姿、有精气神。开展班级形象美化活动:美化教室大赛,班级日常管理大赛。开展学校形象提升活动:植树护绿活动、环保活动、垃圾分类活动、清洁家园活动、校园环境设计大赛等。这类活动以培养学生直观的审美能力为主。

活动二:语言美。开展“说普通话,说文明话,说感恩话”连展活动:一是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二是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三是对帮助自己的人、家人、老师、学校、祖国表达感恩致谢。这类活动以培养学生具体表达美的能力。

活动三:行为美。开展校园文化“美德成就人生”延伸活动:一是遵守《中小学生守则》自评活动;二是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我最美”行为展示活动;三是开展“引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活动事例展示。通过晒图、写心得、谈感悟,不断推动学生做一个“美德少年”。

三、拓展活动方式,让育人有“渠道”

  “生长”德育课程,强调活动创生,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通过提供活动内容,表现方式,搭建舞台,拓展场域,为学生“向上、向美、向好、向前”价值认同、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提供路径,形成了“尚美”四大类活动,即启发式主题活动、体验式模拟活动、创造性制作活动、服务型公益活动。

启发式主题活动。突出一个主题,开展“主题教育群”活动。如,“红心向党·党旗引我成长”主题: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课,开设“红色活动班队展示课”;充分融合红领巾广播之声,开设“红色微课大家讲”;充分拓展音乐课堂,增设“红色歌曲我会唱”;延伸道德与法制科课堂,开设“红色精神我来诵”。这样,从课内到课外就营造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红色视听”氛围。启发引领学生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内化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1]。

体验式模拟活动。结合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内容,深入渗透24字核心价值观。如:用“美食”这个元素,提炼生活中的买菜洗菜、做饭、收拾厨房等与之相关的日常劳动。从三个阶段明确具体的劳动内容(如图),让学生从校到家以一贯之完成“美食”这个项目的所有劳动,体验劳动艰辛复杂的过程,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2]。

图片1.png

创造性制作活动。把课堂与课外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创生。如奉节是脐橙之乡,如何利用地域产品优势,开展脐橙创造性制作活动?围绕“脐橙”这个中心进行发射,如脐橙节仪式,制作宣传海报、制作策划方案;脐橙义卖,销售视频宣传、销售推销方案;脐橙的知识宣传:制作脐橙品种、图形、营养成分列表,制作脐橙种养技巧;脐橙的赞美:用绘画、诗歌、歌舞、快板等形式连展,表达对脐橙的爱,对家乡的爱。让学生在创生制作过程中,形成从“形到神”的情感升华,产生强烈的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愿望和行动能力。

服务型公益活动。结合学校家访、创文、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开展各种志愿者服务公益性活动。如:尊老爱幼活动,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扶老人过马路等,从课堂的说教到生活中实践体验,让思想美内化为行动美。再如,我校开展的“我是美容师”活动,从个人卫生到校园美化再到家庭、社区清洁家园活动,让学生从“个体自我”逐步形成“为他人、为大家、为社会”服务的品格。

四、拓展活动模块,让育人有“范式”

我们完善德育体系、细化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的基础之上,把德育内容课程实践化,创新德育途径。如,“红色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用“党旗引我成长”“体验红色之旅”“学习百年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个模块来深化奋斗精神、开创精神、奉献精神、吃苦精神、集体精神等红色精神,把红色精神细化到每一个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触摸心灵,产生情感的共鸣,不断坚定信仰、涵养爱国情怀、弘扬红色文化。如图:

图片2.png

五、拓展德育评价,让育人有“动力”

在德育管理中,我们构建德育管理网络体系,以“生长型”评价为抓手,推动德育教育落地生根。“生长型”评价对学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将评价聚焦到一个个完整过程与完整的人。让评价从外在要求转化为激发学生个体的内在追求,促进学生的美德养成。评价的主体不再只有教师,还有家长、学生、社区互评、对评。基于此,我校从“思想品德” “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个维度构成学生进行生长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见表三。

图片3.png

图片4.png

教育并非给予,而是播种,是点燃;德育是浸润,需要浇灌,需要培育,才能达到“育德启智,培根育魂”的目的。诗城路小学的“美德教育”正是遵循这一规律,在“立德树人”的路上,择路而立,向宽而行。

参考文献:

[1]黄文业.《让红色精神在主题活动中自然生长》. 2021年第07/08期《今日教育》第116-119页.

[2]黄文业. 《立足日常生活开展劳动教育》.2021年第4期《中国教工》第39页-42页.

(作者单位:奉节县诗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