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学习 操作指南 服务热线:400-811-9908

田学军: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灵感源泉

来源: 教育部 发布时间:2021-06-13 17:41

6月12日,以“推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以视频方式参加活动开幕式并致辞。

田学军表示,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6周年。中国始终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在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不仅在世界遗产总数上与意大利并列为世界第一,而且拥有全球最多的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及批示指示精神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弘扬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展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田学军介绍,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作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首个世界自然遗产,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统一,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遗产类型的空白,开启了我国生物保护从陆地走向海洋的新境界,展示了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田学军强调,希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能够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对话交流、互学互鉴,进一步凝聚保护世界遗产的广泛共识,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珍视和兴趣,探索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创新实践,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灵感源泉。

据悉,1972年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缔约国数量最多的全球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及相关项目得到各国广泛关注。我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将于今年7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福州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