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扎鲁特旗香山中心校:在后疫情时代,创建特色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学校

来源: 中小学网络党校 作者: 张长成 发布时间:2020-10-10 16:29

通过参加此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举办的202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学习,更新了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优化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我本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也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地、建设性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潜能,并通过自我教育,使之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尤其是今年全球又经历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农村的小学生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做好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势在必行。

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重要文件为指导,认真贯彻通辽市教育局和扎鲁特旗教育科技体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协助下,根据香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建立内蒙古民族大学首个农村心理健康实践基地

我校建立内蒙古民族大学首个农村心理健康实践基地,并与之签订三年合同。面对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现状,应健全学校的教育系统,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抓好师资建设。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非一朝一夕可改变,因此,为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心理学阿拉坦巴根教授的帮助下,我校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尤其是承担学生工作较多的班主任,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学生心理和品德的关系,认识到教师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影响,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师。师资匮乏一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对农村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心理教师多由思想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虽然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他们欠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仍用固有的角色看待这些教师,很难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内蒙古民族大学为我校派驻16名心理健康教育实习生,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密切配合。小学阶段是孩子人格素养形成的初期,在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形成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如同一个大染缸,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也可能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倾斜。学校良好的教育更极有可能被家庭教育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所抵消。因此,只有三位一体,构建良好的教育网络,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由于经济需要,常年在外打工,不得不放弃对孩子的亲子教育,对孩子缺乏关心和教育,导致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多,为此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了家校心理委员会,开展亲子心理健康活动;同时,我校还与香山卫生所建立合作关系,为香山人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真正做到三位一体,构建健全的教育网络。

三、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开展特色心理活动

农村小学生多具有敏感、胆怯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易产生暴力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应积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在校,教师能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将内心的话说给老师听;同时多举办课外活动,增加心理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在家,农村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与孩子多多沟通交流,增加亲子教育时间,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积极面对和解决。 

(一)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诚然,个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因此,要在全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全体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开设咨询室,有针对性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

在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沟通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地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阶段性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要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三)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

自行编写适合农村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班主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心理健康课更贴近学生,使心理健康课不再成为一门课,而是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相互交流。  

(四)非心理学科与心理教育的学科互相渗透

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五)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首先各班级利用“班级微信群”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搭建平台。学生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通过微信群和老师交流,教师实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学校利用家长会这一渠道针对孩子心理问题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让他们对自已的孩子有进一步了解。最后,通过“面对面 心贴心”入户家访,针对疫情后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四、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解决农村小学生重点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承受能力的欠缺

农村小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最易产生负面心理的群体之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许多学生易产生失望和沮丧情绪,甚至是绝望,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问题。许多学生过于敏感,爱哭、胆小都是具体表现。部分学生还容易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利用乡村少年宫普及“积极心理学”小知识,并开展相关的小游戏。

(二)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欠缺

对农村孩子而言,他们的生活面狭窄,资源获取单一,所处环境单调。这些因素造成部分孩子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至于他们被视为冷漠、自私,让人更不愿与他们沟通。我校拥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成立心理拓展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三)学习兴趣的欠缺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相对低下,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当他们与城市学生进行比较时,往往容易因学习能力的差距产生自卑和厌学心理。同时,城市教学相对农村教学而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地区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具的使用不够充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等,这都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利用学校精准教育扶贫,全方位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助力。

总之,通过此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举办的202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学习,我们会继续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韧性,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健全农村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优良心理品质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张长成,系扎鲁特旗香山中心校副校长)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