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此,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了概括和阐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高度凝练了新思想的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是我们干好教育的“金钥匙”,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有关教育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也意味着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如2021年7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2年4月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5月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3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53号)。认真研读文件,能清晰地感受到当下教育的重点、难点、痛点所在。
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入反思在教育重、难、痛点上的探索与实践,“六个必须坚持”为我提供了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
以“坚持问题导向”为例。在教育实践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并回答时代和人民提出的教育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新境界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如在推动“双减”政策走深走实,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中,我校在市里统一部署和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突出党建引领,紧扣减负增效抓质量、教改教研抓质量,制定质量提升目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新作业观,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夯实校本研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题为抓手,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基本构建了“作业辅导+兴趣社团”的课后服务课程模式,学生参与率95%左右,基本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阅读工程和健康工程共同推进,持续开展好书漂流、讲书比赛、经典诵读、读书分享、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锤炼体魄,滋养心灵。
但是,我校的“双减”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后服务仍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需求。一方面是学校场地有限,功能教室不足;另一方面是没有深度盘活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校外培训机构、社区、场馆等资源参与课后服务的力度还不够。二是教师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一线教师既要参与到课堂“减负提质”、作业改革当中,又要挑起课后服务的重任,工作时间、责任和压力成倍增加,教师们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三是教师专业素养不能完全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领悟不够深入,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难度较大;教育数字化赋能不够,资源创造共享、数据分析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提高。四是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育上值得反思。课后服务开办以来,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达6—7小时,若没有丰富多彩的课程作为支撑,容易引发学生厌学情绪。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家长焦虑、方法失当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基于实践和思考,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锤炼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进步的第一资源。一方面提升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素养,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为教师赋能;另一方面以文化人,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弘扬尊重文化,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措并举,使教师人人成为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
我常常在想,什么样的教师才会受人尊敬和爱戴呢?我想一是品德高尚的人。“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热爱教育的人。热爱力量源泉,它能直面工作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从中找到教书育人的价值和幸福。三是热爱学习的人。一名教师始终保持学习的精神,不断在汲取来自书本、他人及实践中的养分,提高专业素养。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发布以来,“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有效课堂教学路径值得每一个教育人去研究。四是能读懂“儿童”的人。邹文辉书记在讲话中说,我们的教材相同,学生都不同;设置的课程相同,呈现出的成果都不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读懂儿童,是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五是有创造力的人。教育是“缔造未来”的事业。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儿童。
作为一名学校党总支书记,助力教师拓展职业上升空间,开辟成才、成功之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我的教育梦想。
前进道路上,我将以“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武装头脑,正确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真正将新思想的伟力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奋斗的源泉;以“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推动实践,自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以坚定的人民立场服务师生,以自信自立的姿态直面风险挑战,以守正创新的自我要求推进工作,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不断深化改革,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务实开拓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娄底市第一小学)